中国语文 1995年第6期 (总第249期) 论"识""帜"两字的音义分化 黄 坤 尧 提要 现代汉语"识"字大陆读阳平声[3 5],台湾读去声[51];粤语仍读高入声[sik5]。"识"字有认识、识别、知识、才识 等义,两岸入声字的审音不同,却没有意义区别。"识"字又读去声[t51],或同"NB23C"字, 有记识义,或通作"帜"字,训旗帜、标帜义,通常只见于读书音。其实唐代"识"字共有四个读音, A音如字,音式、B音音试、C音音志、D音昌志反,音义有别。又,"识"字 的B、C、D三读实通"帜"字,古人多读B音,后来B音消失,遂分化为C、D 两音。现在"帜"字普通话读[t51],粤语读[t i 33],除了方言区别外,其实两者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古音的根据。本文主要透过古书 的例句探讨古汉语 "识""帜"两字的音义区别,并描述"识""帜 "音义分化的轨迹。音义变化,古今不同,方言不同,复有书音、口语之异,错综 复杂。《释文》《汉书》等有关"识"字的例句可以为训诂学及语文运用提 供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案例。 《经典释文》为"识"字作音34次,共有四读。①其中单注一音的只有7 例,其他都是兼注两读或三读之例。 A音审纽职韵:如字,音式。(刘昌宗、皇侃,2/34) B音审纽志韵:音试,式志反、伤志反、申志反、式异反。(徐邈,3/34)式至反。(陆德明至 志不分) C音照纽志韵:音志。(刘表,2/34) D音穿纽志韵:昌志反。 "识"字四读虽有区别音义的作用,但基本上分化为"识" "帜"二字,其后又分化出"NB23C "字。诸音针对字形,读音只是随字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大抵"识"字乃 常用字,只有入声一读,不烦作音;陆德明要作音的一般都通作"帜"字。 由于隋唐经师对经典字句的理解互有不同,在字形认定方面,"识""帜"之间亦纠缠不清;加以B音消失,并分化为C、D二音,B音只成了文献上过渡 的读音。陆德明作音时往往兼注异读,自然也反映出"识"字复杂的音义关 系。又,《释文》为"帜"字作音者2次,读申志反、音志、赤志反,相当 于"识"字的B、C、D三音,全是兼注两读或三读之例。 此外,透过《汉书》颜师古注、司马贞《史记索隐》、《后汉书》李贤注、何超《晋书音义 》等作音的句例,我们更容易清楚地看出"识""帜"音义分化的轨迹,可能也反映了方言间不同 的读音倾向。②例如"识"字训记也,陆德明、颜师古读B音,而李贤、何超则读C音,后代则通 作"NB23C"字。"帜"字训旗也,嵇康、陆德明、颜师古、司马贞读B音,而萧该、李贤、何超则读D音。 《广韵》"识"字两读,一为入声二十四职韵:"《说文》云:常也。一曰知也。赏职切。"一 为去声七志韵:"标识,见《礼》,本音式。职吏切。" 即A、C两读。又,"帜"字两读,实注三音,同在去声七志韵:"旗帜,又音炽。式吏切。""帜,又音试、音志。 昌志切。"即B、D两读,而兼注C音。可见《广韵》"识""帜"已分化为两字,与李贤、何超的主张相同;但合起来仍为四读,则与《释文》相同。 案《切韵》残卷的"识"字只有A音,没有C音,例如在之吏反下,《王一》 《王二》《全王》只有"志""女志""NFDA3""NB23C "四字,而《广韵》则增加了"痣""织""识""帜"四字。 ③大抵"识"字原读入声,汉魏以后音义分化,区别形体,去声一读也就增 加了不同的声母。《切韵》为正音之书,所以"识"字只取入声一读为标准 音,《释文》等乃音义著作,可以利用读音手段区别出文献"识""帜"不同的形义,也就增加其他去声三读了。 《释文》"识"字的A音读审纽职韵,作认识、识别解,或作才识、知识解,兼隶名、 动。一般称为如字,也就是大家所习用的读音,一看就懂,陆德明通常是不注音的,要注音 时倒是刻意要表示某些区别了。 (1) 《论语·阳货》:"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56-17-5a) (2) 《仪礼·士丧礼》郑注:"铭,明旌也,杂帛为物,大夫之所建也。以死者为 不可别,故以其旗识识之,爱之斯录之矣。"(412-35-9a)《释文》:"旗识识之,上音试, 下音式,亦作试。"(154-24b-3) (3) 《易·大畜》:"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疏:"故多记识 前代之言,往贤之行。"(68-3-25b)《释文》:"多识,如字,又音试。刘表作志。"(23-10b-5)④ (4)《仪礼·聘礼》郑注:"NF674,旌旗属也。载之者,所以 表识其事也。"(228-19-6b)《释文》:"表识,如字, 又音志。"(150-16b-2)按宋本作"如字,又音试。"⑤ (5)《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53-3-1b)《释文》:"强识,如字,又式异反。"(164-6b-8) 在以上五例中,例(1)"多识"《释文》不作音,即读如字,A音,训认识义。例(2)区别A、B两读的音义;陆氏"旗识"即"旗 帜",读去声B音;"识之"之"识"训识 别义,读入声A音;两读区别不同的字形。但陆德明又认为下"识" 字或作异文"试"字,则"识""帜"兼具标志义。下文(6 )(7)二例同,《释文》不论名、动,皆读B音。(3)至(5)则以A音为首音,其中"多 识""表识""强识"诸例之"识 "皆训认识义。又(3)"多识"孔疏训"记识",(5)"强识"皆训记,(4)"表识",训标识 ,陆德明又读B音去声审纽,与A音的入声审纽,音义相关。又(3)刘表作"志",(4 )或又音志(此条可据宋本改正),均属C音去声照纽,殆即"NB23C"字 ,记也。可见"识"字三读的音义有别,注音即所以区别形义,理解各异。 《释文》"识"字的B音读审纽志韵,其单注B音者三例,训旗帜、标识、记识诸义,兼隶名、动。其他多兼注两读之例。 (6)《周礼·春官·小祝》:"设熬置铭。"郑注:"《檀弓》曰:铭,明旌也,以死者为 不可别,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矣。"(390-25- 20a)《释文》:"识识,并伤志反,一读下识如字。"(124-33a-5) (7)《礼记·檀弓下》:"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 ,敬之斯尽其道焉耳。"(168-9-12a)《释文》:"识之,式至反,皇如字。"(124-33a-5) (8)《仪礼·乡射礼》郑注:"言大夫之矢,则矢有题识也。"(130 -12-14b)《释文》:"识也。申志反,刘音式。"(147-10a-9) (9)《周礼·天官·NE3D4人》:"潜服贼器不入宫。"郑注: "潜服,若衷甲者;贼器,盗贼之任器兵物;皆有刻识。"(115-7-21a) 《释文》:"刻识,式志反,又音式。"(113-11a-1) (10)《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112-6-7a)《释文》:"不识,式志反,又如字。"(167-12a-1)(参《汉书·楚元王传》,师古曰:"东 西南北,言周NB224以行其道,不得专在本邦,故墓须表识,音式志反。"1935页) (11)《礼记·檀弓上》:"善哉为丧乎,足以为法矣,小子识之。 "(130-7-11b)《释文》:"识,式志反,又音式。下及注章识皆同。"(168-14b-6) (12)《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194-10 -17a)《释文》:"识之,申志反,又如字。"(172-21b-5) (13)《周礼·春官·肆师》:"祭之日,表NED4C盛。"郑注: "故书表为剽,剽、表皆徽识也。"(296-19-14a)《释文》:"徽识,式志反,又昌志反。"(120-25a-2) 以上(6)(7)二例与(2)全同,(2)作"旗识",而(6)(7)二例单作"旗"," 识"字属下。按今本《檀弓》作"故以其旗识之","识"字不重;而陆氏作"识识",上" 识"字训旗帜义,下"识"字训标识义,读B音。陆德明、皇侃或又读如字,则以"识"为识别义,故读A音。 至于(2)《仪礼》文作"故以其旗识识之",陆氏读"旗识(音试)识(音式)之",盖合皇读为一。 故此处二音仍是基本针对字形,读音只是随字形不同而不同了。A、B两音辨义明确,有时 犹豫不定,则兼注两读。(8)至(10)"题识""刻识""弗识"诸例训标识义,(11)(12)"识之"训记识义, 陆德明均以B音为首音。例(10)颜师古注音亦同。惟(8)刘昌宗认为"题识" 该读A音,(9)至(12)陆德明亦兼注A音一读。(13)"徽识"或即"徽 帜",陆德明虽然以B音为首音,但也保留D音一读。此外B音亦见于司马贞及颜师古 读,音义亦同。 (14)《史记·高祖本纪》:"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 帜皆赤。"《索隐》:"帜,或作识,或作 志。嵇康音试,萧该音炽。"(351页)(参《汉书·高帝纪》,师古曰:"帜,旗巾票也,音式志反。旗 NBF3F之属,帜即总称焉。史家字或作识,或作志,音义皆同。"(10页)) (15)《汉书·郊祀志》:"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师古曰:"识,记也,音式志反。 其下美阳鼎亦同也。"(1225页) (16)《汉书·元后传》:"我始入太子家时,见于丙殿,至今五六十岁,尚颇识之。"师古曰:"识, 记也,音式志反。"(4030页) 由(14)知"识""帜"字嵇康读B音,萧该读D音,这可能是 方言因素影响他们的读音,也可能是方言受读书音的影响而互有取舍,即如今日" 帜"字普通话与粤语读音的不同。(15)(16)"款识""识记"颜师古皆取B音,亦与后代的读音有别。 C音读去声照纽,《释文》例句不多。其单注C音者两例,以C音为首音者两例,其他作又音 者五例,合共九例。或通作"志""NB23C"字。 (17)《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郑注:"铭之言名也 ,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454-30-2b)《释文》"以识,音志。"(127-3b-2) (18)《周礼·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郑注:" 志,古文识。识,记也。"(405-26-20a)《释文》:"识,音志,又音试,又如字。下同。"(124-34a-6) (19)《礼记·哀公问》:"寡人蠢愚冥烦,子志之心也。"郑注:"志读为 识,识,知也。冥烦者言不能明理,此事子之心所知也,欲其要言 使易行。"(851-50-14a)《释文》:"子志,依注音识,徐音试。"(206-23a-3) (20)《周礼·夏官·大司马》:"辨号名之用。"郑注:"号名者,徽识所以相别也。"(443-29-9b)《释文》:"徽识,音志,一音试。下同。"(126-2b-4) (17)"识"训记,陆氏单注C音。(18)依郑注知"识""志 "为古今字,两字自当音志,即读C音。(19)亦可见"志""识"相通,徐 邈音试,则两字又可以同读B音。(20)"徽识"一词读音较难确定,陆德明 注C音及B音,参见(13),互有不同。其他又读C音之例参见(3)"多识"、(4 )"表识"等。陆德明"识"字的C音只限于训记,经典句例 不多,宋代以后通作"NB23C"字,并完全取代了B音。 颜师古"识"字没有C音一读,其训记者亦只读B音,参见(15)(16)。李贤及 何超则注出C音一读,绝不读B音。读音分化的痕迹,至为明显。 (21)《后汉书·傅燮列传》:"灵帝犹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李贤注:"识,记也,音志。"(1874页) (22) 《后汉书·祢衡列传》:"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因书出之。" 李贤注:"识,记也,音志。"(2657页) (23)《晋书·礼志中》:"(魏武)豫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632页)何超音义:"识,音志。"(3233页) (24)《晋书·刘聪载记附陈元达传》:"卿但识之,吾恐不过二三日,驿书必至。"(2679页)何超音义: "卿但识,礼记云:弟子识之,识音之吏反。"(3230页) (25)《晋书·职官志》:"及蜀破后,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 乙校标帜之制,勰悉NE63D练之。"(741页)何超音义: "帜,音志,又昌志反。又音试,所以相别。"(3235页) D音读穿纽志韵,《释文》仅三见,全属又音,亦即"帜"字。 (26)《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乃徇曰:扬⑥徽者,公徒也。"杜注:"徽, 识也。"(869-50-6b)《释文》:"徽识,本又作帜,申志反,又昌志反,一音式。"(286-24b-6) 三例全为"徽识"一词作音,《释文》以B音为首音,参见(13);或以C音为 首音,参见(20)。D音通作"帜"字。按《释文》"帜"字 二见,凡三读;其穿纽一读亦属又音。至于李贤及何超则全以D音为首音了。 (27)《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杜注:"脱不张 旗帜。"(577-33-12b)《释文》:"旗帜,申志反,一音赤志反。"(261-2b-9) (28)《公羊·庄公三十一年》:"其威我奈何,旗获而过我也。"何注:"旗,军 帜名,各有色,与金鼓俱举,使士卒望而为陈者。"(110-9-6a)《释文》 :"军帜,音志,又申志反,又赤志反。本又作织同。"(312-13a-11) (29)《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 皆著黄巾为标帜。"李贤注:"帜音尺志反,又音试。"(2300页) (30)《晋书·李特载记》:"(李)庠素东羌良将,晓军法,不用麾帜,举矛为行伍,斩部下不用命者三人,部陈肃然。"(页3023)何超音义:"帜,昌志反,又式吏反。"(3297页) (27)"旗帜"或写作"旗识",同(2)(6)(7)各例,故读B音。(28)"军帜"或作"军织",《释文》则以C音为首音, 亦同(13)(20)两例。《广韵》"帜"字有式吏切、昌志切、识吏切三读,全属去声七志韵;其中式吏切训"旗帜",当为标准音。"帜"字普通话读[t51],殆即C音;而粤语读[ti33], 则显然是《释文》的D音了。方言分化的轨迹,十分清楚。 《释文》"识"字A、B两音同读审纽,虽入、去不同,而声纽相同。C音读 照纽,D音读穿纽,同读去声,而声纽不同。惟诸音声纽照、穿、审同属照系正齿三等,来 源相同。古人同用一个"识"字,而陆德明则利用读音手段区别出"帜""NB23C"字,后人互有取舍,与陆氏不尽相同。 宋代以后,B音已不见于典籍中了,例如前引(10)至(12)《礼记》"不可以弗识也"及"小子识之"三例,陈浩《礼记集说》皆云:"识,音志。"⑦《释文》原读B音,宋元人改读C音。又《论语》"识"字 六见,《释文》全不作音,可能全读A音,例如(1)"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至于其他五例,朱熹全读C音。⑧ (31)《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朱注:"识,音志,又如字。"(27页) (32)《述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朱注:"识,音志。"(30页) (33)《卫灵公》:"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朱注:"识,音志。"(65页) (34)《子张》:"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朱注:"识,音志。"(82页) 诸例全属动词,《释文》不作音,或训认识义,不烦改读。(31)朱熹兼注两读,释云:"识, 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可见宋 代A、C两读也有辨义作用。(32)至(34)朱熹全读C音,则训记识义。揆诸文 意,两读对"识"的理解层次不同,朱熹单注C音也不见得完全准确。不过B音既已消失,C音 则于文献有据,例如《切韵》残卷去声志韵之吏反下都有"NB23C"字,《王一》云 :"NB23C:言意。"《王二》云:"NB23C:墓NB23C。"《全王》云:"NB23C:认NB23C 。"⑨诸书C音的训释不同,而包涵的义项则广,所以宋人也就用来取代B音了。 附 注 ①据邓仕梁、黄坤尧《新校索引经典释文》,台北,学海出版社,1988年6月。引文先列新 编总页码,次为原刻页码(再分a,b),末为原刻行数。中、末两项数字适用于检索通志堂原 刻各本。经传引文据《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本,19 55年。引文先列新编页码,次列卷次,末列旧刻页码(再分a,b)。 ②参大岛正二《唐代字音の研究·资料索引》,东京,汲古书院,1981年6月。至于史籍引 文则据新标点本。《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 964年11月。《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11月。 ③《王一》《王二》见刘复等《十韵汇编》,台湾学生书局影本,1973年7月,192页。又龙 宇纯《唐写全本王仁NBB63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香港中文大学,1968年9月。 ④通志堂本原作"刘作志",唐写本《周易音义》残卷作"如字,一音试,刘表作志。"( 伯2617)"表"字据补。又见《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第四册,《罗雪堂先生全集》三篇第八册。 ⑤《经典释文·仪礼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刻本,1985年10月,16页。宋本"如" 字原误作"知"字,今正。 ⑥"扬",《左传注疏》原作"杨"误。今据阮元校勘记及《释文》改正。 ⑦《四书五经》,宋元人注,北京,中国书店影世界书局影本,1984年3月。《礼记集说》28、35、60页。 ⑧朱熹《论语章句集注》,见《四书五经》。 ⑨《王一》、《王二》、《全王》引文同③。 (黄坤尧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