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 1995年第6期 (总第249期) 福建永春方言的述补式 本文曾在全国汉语方言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岛)上宣读过。此次发表作了一些修改。 林 连 通 提要 福建永春方言的述补式比普通话更为多样化。本文从意义、 结构和构成的词语等几方面入手,把与普通话不同的一些主要述补式归纳为五类二十一式, 从而展示福建永春方言述补式的特点,为汉语语法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事实。 福建永春方言的述补式丰富多样,颇具地方色彩。它们有一些与普通话完全一样,如由结果 补语组成的述补式"变小、学会",由趋向补语组成的述补式"唱起来、肿起来",但也有 相当一部分的述补式与普通话不完全一样。我们从意义、结构和构成词语等几方面入手,把 这些与普通话不同的述补式分为五类二十一式。为阅读方便,例子一律用普通话作注,有些 难字也适当加注音。为使行文简洁,节约篇幅,两可的词语用加尖括弧表示,如"洗〈遘 〉野清气",表示"遘"在本例中可用可不用。另外,轻声一律不标调。 一 表结果 (一) 动词重叠+动: (1)NDE7C[ka21]NDE7C破 都打破 (2)台刂[tai24]台刂死 都杀死 (3)踢踢倒 都踢倒 (4)学学去 都学走 这类述补式,补语动词"破、死、倒、去"等都读轻声;述语"NDE7C NDE7C、台刂台刂、踢踢、学学"等 具有"尽然"义,相当于普通话的"都"义;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可以带后缀"咯 "[l](相当于普通话的"了"),但不能带宾语,如"踢踢倒咯"。 (二) 动+咧+重叠形容词: 1、动+咧+重叠单音形容词: (5)哺咧咸咸 嚼一下有一点咸 (6)鼻咧臭臭 闻一下有一点臭 (7)捏咧软软 捏一下有一点软 (8)摸咧硬硬 摸一下有一点硬 2、动+咧+重叠双音形容词: (9)哺咧臭腥臭腥 嚼一下有一股腥味 (10)鼻咧臭NCA35[pu53]臭NCA35 闻一下有一股发霉的味道 (11)舐咧臭酸臭酸 舔一下有一点酸臭味 (12)啉[lim44]咧滑溜滑溜 喝一下有一点滑溜溜的感觉 3、动+咧+重叠多音形容词: (13)食咧阿里甜阿里甜 尝一下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 (14)鼻咧臭火熏臭火熏 闻一下有一股烟熏火燎的味道 (15)啉咧臭尿破臭尿破 喝一下有一股臭尿味 (16)鼻咧臭潘味臭潘味 闻一下,有一股臭泔水的味道 "动+咧+重叠形容词"主要有以上三种情况,"咧"[le]读轻声,表"短暂"义,相 当于普通话的"一下",应视为述语的后缀,因此这三种情况的述补式应该二分,如"食咧/甜 甜"、"食咧/臭焦臭焦"、"食咧/阿里甜阿里甜"。 (三) 动+咧+带后缀的单音形容词: 1、动+咧+A〈甲〉BB: (17)食咧芳〈甲〉燕燕 尝一下,香喷喷的 (18)啉咧酸〈甲〉久久 喝一下,酸溜溜的 (19)摸咧硬〈甲〉酷酷 摸一下,硬梆梆的 (20)NB640[kim22]咧重〈甲〉挖挖 拿 一下,沉甸甸的 2、动+咧+A甲BBB: (21)摸咧烧甲滚滚滚 摸一下,热极了 (22)啉咧咸甲笃笃笃 喝一下,咸极了 (23)扌举[kia24]咧轻甲NF8D3 NF8D3 NF8D3 举一下,轻极了 (24)洗咧白甲皙[siak32]皙皙 洗一下,白极了 以上两种情况中的"咧"为述语的后缀,读轻声,表"短暂"义;"甲"[ka32 ]为嵌音,在第一种情况的述补式中,起强调作用,在第二种情况的述补式中,除起强调 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起间歇和谐作用,使形容词与后缀能够连读,因此必不可少;第二种情 况补语所表的程度比第一种情况补语所表的程度更甚。 (四) 动+〈遘〉+副+形: 1、动+〈遘〉+单个副词+形: (25)讲〈遘〉野条直 讲得很清楚 (26)洗〈遘〉野清气 洗得很干净 (27)想〈遘〉野妥当 想得很周到 (28)钉〈遘〉野牢 钉得很牢固 2、动+〈遘〉+双副词+形: (29)讲〈遘〉野诚条直 讲得非常清楚 (30)洗〈遘〉野诚清气 洗得非常干净 (31)想〈遘〉野诚妥当 想得非常周到 (32)钉〈遘〉野诚牢 钉得非常牢固 3、动+〈遘〉+副词群+形: (33)讲〈遘〉野诚万条直 讲得清楚极了 (34)洗〈遘〉野诚万清气 洗得干净极了 (35)想〈遘〉野诚万妥当 想得周到极了 (36)钉〈遘〉野诚万牢 钉得牢固极了 4、动+〈遘〉+重叠副词+形: (37)讲〈遘〉野野条直 讲得非常清楚 (38)洗〈遘〉野野清气 洗得非常干净 (39)想〈遘〉野野妥当 想得非常周到 (40)钉〈遘〉野野牢 钉得非常牢固 在以上四种情况中,"遘"[ka]是一个结构助词,读轻声,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 ",起连结补语和述语的作用,在这里用不用两可。前三种情况所表的程度,相当于普通话 的"很、非常、极",有逐类增强之势。第四种情况所表的程度,相当于第二种情况。它们 都是通过副词的增减和重叠的方式来表现程度的。能充任第一种情况的副词,除例中所举的 "野"[ia53]外,还有"诚"[tsi24]、"真"[tsin44]、" 万"[ban21]、"崭然"[tsam53lian24]等。这些副词,除"崭然 "外,其余也适用其他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的述补式,普通话也有相似的,如"讲得很清 楚",它们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普 通话的结构助词"得"不能像永春话的结构助词"遘"可用可不用,如不能说"讲很清楚" 。 (五) *动+〈遘〉+双副词+形: (41)煮〈遘〉伤过糜 煮得太烂 (42)食〈遘〉伤过侪 [tsue21]吃得太多 (43)结〈遘〉伤过NDB4A [an24]绑得太紧 (44)唤〈遘〉伤过大声 喊的声音太大了 这里"伤"[siu44]、"过"[k 21]两个副词联 合起来共同修饰补语形容词。如果把(四)这种述补式表"很、非常、极"程度的作为"甚然 ",那(五)所表的程度应为"过然"。所谓"过然",即超负荷、极限之意。这种述补式在 结构形式上与(四)的第二种情况相同,但由于所用副词不同,它们所表的程度有质的差别, 因此把它另立一类,并加星号以作区别。 (六) 动+〈仔〉+副+形: (45)讲〈仔〉未好势 没有讲好 (46)扫〈仔〉未清气 没有扫干净 (47)钉〈仔〉未牢 没有钉牢固 (48)食〈仔〉未饱 没有吃饱 "仔"在这里读[a],轻声,衬字,起强调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还",如"讲仔 未好势",意为"还没有讲好"。在普通话中,如果表示这种"未然"义,否定词置于动词 之前,如"没有讲好/还没有讲好"。 (七) 动+去+形: 1、V+去+形: (49)洗去清气 请洗干净 (50)坐去四正 请坐正 (51)扫去清气 请扫干净 (52)钉去牢 请钉牢固 2、VV+去+形: (53)洗洗去清气 请都洗干净了 (54)扫扫去清气 请都打扫干净了 (55)削削去尖 请都削尖了 (56)铺铺去平 请都铺平了 以上两种情况中的"去"[k]为助词,轻声,有 表"期望"义。第二种情况,由 于述语是重叠动词,还有"尽然"义,也就是表示对象的范围是全部的。 (八) 动+有+形: (57)听有清楚 听清楚了 (58)扫有清气 打扫干净了 (59)颂有烧 穿暖和了 (60)食有饱 吃饱了 "有",音[u21],表肯定。在永春话里,"有"也可以直接作述语的补语。 例如: (61)听有 "听到了"或"听明白了" (62)看有 "看到了"或"看明白了" (九) 动+毛+形: (63)听毛清楚 没有听清楚 (64)扫毛清气 没有扫干净 (65)截毛齐 没有切整齐 (66)削毛尖 没有削尖 "毛",音[bo24],表否定,在永春话里,"毛"同"有 "一样,也可以直接作述语的补语。例如: (67)听毛 "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明白" (68)看毛 "没有看到"或"没有看明白" 二 表状态 (一) 动+咧+遘+重叠名词: (1)煮咧遘汤汤 煮成了稀的 (2)煮咧遘花花 煮成了稀的 (3)煮咧遘汁汁 煮成了既不干又不稀 (4)颂咧遘铁铁 穿成了铁的 (二) 动+咧+遘+重叠动词: (5)撞咧遘吐吐 眼晴被人打得快凸出来了 (6)砗咧遘倒倒 被人推倒了 (7)拍咧遘瘸瘸 被人打成了残废 (8)拆咧遘破破 被人扯破了 (三) 动+咧+遘+重叠动词性偏正词组: (9)砗[tsia44]咧遘卜[bo*/32]倒卜 倒 快推倒了 (10)拍咧遘卜瘸卜瘸 快打瘸了 (11)扯咧遘卜破卜破 快扯破了 (12)跋咧遘卜死卜死 快摔死了 (四) 动+咧+遘+重叠形容词: 1、动+咧+遘+重叠单音形容词: (13)洗咧遘白白 洗成了白的 (14)染咧遘红红 染成了红的 (15)铺咧遘歪歪 铺成了歪的 (16)削咧遘扁扁 削成了扁的 2、动+咧+遘+三叠单音形容词: (17)钉咧遘牢牢牢 钉得非常牢固 (18)煮咧遘芳芳芳 煮得非常香 (19)曝咧遘焦焦焦 晒得非常干 (20)削咧遘尖尖尖 削得非常尖 3、动+遘+重叠双音形容词: (21)坐咧遘四正四正 坐得很端正 (22)创咧遘好势好势 做得很妥当 (23)讲咧遘条直条直 说得很清楚 (24)曝咧遘乌焦乌焦 晒得又黑又瘦 以上四种述补式的"咧",音[le],轻声,为动词后缀,表示动作的完成。在永春 话中,"咧"的用法很灵活,不仅可用作后缀,还可以用作虚词、实词。"遘"为结构助词 。这四种情况中的"咧"、"遘"都可以省去,但不能同时都不用,必用其中一个,如只用 "咧",文意基本不变,如只用"遘",动作的完成义也就消失了,例(13)只能译为"洗得 很白"。 (五) 动+咧+遘+重叠量词: (25)煮咧遘核核 煮成了一粒一粒的 (26)□[la4]咧遘粒粒 熬成了一粒一粒的 "咧"为动词后缀,表动作的完成。"遘"为结构助词。"核、粒"在永春话中都是量词, 比如可以说"一核豆"、"一粒球"。这种述补式,有原本不想做成这样,但由于某种原因 而造成了某种后果,有"不情愿"意。比如例(25),是说熬粥时原先不想把米煮成一粒一粒 的(米不烂,整的),由于火不足,或水太少等某种原因,而熬成了这样。能充任这种述补式 的量词极少,似乎只有"核、粒"这两个。但这种现象很有趣,因此本文把它列上。 表状态这类述补式,常常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归类。如例(5)"撞咧遘吐吐", 也可以归入表结果的述补式,因为补语"吐吐"可以说明撞的结果。例(17)"钉咧遘牢牢牢 ",也可以归入表程度的述补式,因为"牢牢牢"可以说明钉的程度。交叉情况在这类述补 式中是较为常见的。因为所谓"状态"也只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它并不排除有时还能兼带表示 其他一些意义。 三 表程度 (一) 形+甲: (1)臭甲 臭得很 (2)红甲 红得很 (3)短甲 短得很 (4)乌焦甲 又黑又瘦 "甲"[ka32],相当于普通话的"很、极"一类副词。在普通话中,也有类似 永春话这样的述补式,如"臭得很"、"红极了",但它在述补之间一定要有结构助词"得 ","极" 作补语时,补语后还得有助词"了"配合。 (二) 形+〈遘〉+死人(半死 、死): (5)臭〈遘〉死人 臭死人 (6)热〈遘〉死人 热死人 (7)辣〈遘〉死人 辣死人 (8)NFDA4[ia21]〈遘〉死人 累死人 "遘"为结构助词。"死人、半死、死"已虚化,起程度副词的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 很、极"。这种述补式普通话也有,如"臭死人",所不同的是永春话的结构助词用不用两 可,而普通话却可以彻底不用。 (三) 形+遘+比况结构: (9)臭遘若啥乜尔 臭得很 (10)红遘若啥乜尔 红得很 (11)畅遘若啥乜尔 高兴得很 (12)恶遘若啥乜尔 凶得很 "遘"为结构助词。"若啥乜尔[l53si44b53l53]是 "像什么一样",喻体代词"啥乜"也可根据说话人的需要用具体的代入,如例(9)可以说 成"臭遘若屎尔"。但这一比况结构已逐步虚化,起着程度副词的作用。 四 表可能 (一) 动+会+咧+形: (1)洗会咧清气 能洗干净 (2)坐会咧四正 能坐端正 (3)扫会咧清气 能扫干净 (4)钉会咧牢 能钉牢固 "会"[ue21]、"咧"[le44]在这里都表"可能"义,相当于普通话的" 能"。如"洗会清气"和"洗咧清气"都表示能洗干净的意思。因此,只要用上其中任何一 个都表可能义。"会"、"咧" 联合使用,似有增强语感的作用。普通话表可能,常常是 用"能+动+形"或"动+得+形"来表示。如"能洗干净"、"洗得干净"。 (二) 动+勿会+〈咧〉+形: (5)洗勿会〈咧〉清气 不能洗干净 (6)坐勿会〈咧〉四正 不能坐端正 (7)扫勿会〈咧〉清气 不能扫干净 (8)钉勿会 〈咧〉牢 不能钉紧 这是(一)的否定式。"勿会"[bue21]相当于普通话的"不能"、"不"。" 咧"相当于普通话的"能",可用可不用。普通话是用"不能+动+形"来表示可能式的否定 式,如"不能扫干净"。显然,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五 表趋向 (一) 重叠动词+趋向动词: (1)漏漏落来 不断地流下来 (2)飞飞入来 不断地飞进来 (3)爬爬起来 不断地爬上来 (4)掠掠出来 不断地抓出来 (二) 重叠形容词+趋向动词: (5)黄黄去 都黄掉了 (6)乌乌去 都黑掉了 (7)糜糜去 都烂掉了 (8)臭臭去 都臭掉了 在(一)、(二)两种述补式中,述语都是重叠动词或重叠形容词,表"尽然",也就是具有" 不断、都"义。趋向动词无论是单纯的,还是复合的,在这里都应读轻声。(一)、(二)两式 在普通话中都没有,若要表示与之相应的意义,普通话一般是用"副+动(形)+趋向动词"来 表示,如"都飞进来","都黄掉了"。 (三) 动+咧+趋向动词: (9)扶咧起来 一扶就起来 (10)NFDA5[ku24]咧落去 一蹲就下去 (11)NC361[kia21]咧起来 一站就起来 (12)坐咧落去 一下子就坐下去 "咧",音[le],轻声,后缀,附加于动词之后,表"短暂"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吕叔湘 1981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4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刘 坚、侯精一主编 1993 《中国语文研究四十年纪念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临定 1990 《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孟 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 1987 《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王松茂主编 1983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 枢 1985 《宾语和补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 1987 《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林连通、陈章太 1989 《永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林连通 1993 《泉州市方言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重奇 1994 《漳州方言研究》,纵横出版社。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方言研究室 1982 《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福建人民 出版社。 (林连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