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作"不允许"解的始见年代及书证 谢 质 彬 "不听"原指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广雅·释诂》:"听,从也。"《说文》:"从,相 听也。"后又产生出"不允许"义。此义别的辞典都未收,仅见于《汉语大词典》。该 词典释云:"〔不听〕*/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诏自三公已下 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关于此义的始见年 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方一新《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说:《词典》(指 《汉语大词典》--引者)在溯源方面较多见的问题是例证偏晚。例如:"不听",不允 许。《词典》最早的书证是《北史》。检《论衡·佚文》:"杨子云作《法言》,蜀 富人赍钱十万,愿载于书,子云不听。"《全后汉文》卷15桓谭《桓子新论·离事》: "后乘白马,无符传,欲出关,关吏不听。"知此词至晚已见于东汉典籍。 叶爱国《〈史记〉已有"不听"》(《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说:方一新先生《东汉语 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谓《汉语大词典》"不听"条书证引《北史》为"例证偏晚",补 引《论衡·佚文》、《桓子新论·离事》二例,曰:"知此词至晚已见于东汉典籍。 "其实此词早见于《史记·楚世家》:昭王亡也至云梦……吴王闻昭王往,即进击随 ……欲杀昭王……随人卜予吴,不吉,乃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吴请入自索 之,随不听,吴亦罢去。……史迁每以时语改写古文,可证此词已见于西汉,比王充、 桓谭还早。 笔者认为,《汉语大词典》所引《北史》和《聊斋志异》的书证,是正确的,"不听私 立学校"和"不听入门"中的"不听",确实是"不允许"的意思;而方、叶二文所提出的例 证是否正确,则还需要讨论。 "不听"一词,古书常见。既作"不听从"解,有时又作"不允许"解,二义怎样区分和识别? 其实不难。"不听"作"不听从"解,指不听从和采纳别人的意见或要求,是对别人的意 见或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否定的回应。例如:《左传·桓公十七年》:"郑伯将以高渠弥 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此"不听"是对"固谏"的回应;《后汉书·伏湛传》:"步 欲留与隆共守二州,隆不听。"此"不听"是对"步欲留与隆共守二州"的回应。"不听"作" 不允许"解,不是对别人所提意见或要求的回应,而是指不允许别人做什么事,因此后 面必须带兼语(可省),也就是说,"不听"所在的句子必定是兼语句。《汉语大词典》的 书证"不听私立学校"和"不听入门"都是兼语句。上句是"不听三公以下至于卿士私立学校" 的省略;下句是"不听女入门"的省略。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方、叶二文所举的例证。方文所举《论衡·佚文》例,"子云不听" 是对"蜀富人赍钱十万,愿载于书"的回应;《桓子新论·离事》例,"关吏不听"是对"无 符传,欲出关"的回应。二例中的"不听"前 面有"愿"、"欲"与之相呼应,而后面又没有带兼语,与上引《后汉书》之例相同,应作 "不听从"解,而不能作"不允许"解。 叶文所举《史记·楚世家》例,"随不听"是对"吴请入自索之"的回应,此句也不是兼语 句,因此"不听"也不是"不允许"的意思,而是"不听从"的意思。据笔者统计,在《楚世 家》里,"不听"(又作"弗听")共出现8次,都不带兼语,都不作"不允许"解,此句也不能 例外。此句与同篇的"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及"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相同, "不听"都是与前面的"请"字相呼应的,显然,"不听"是不听其"请",也就是"不从其请" 的意思。 "不允许"义究竟始见于何时及何书,这个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的探讨。下面这个例子,或 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线索:《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 玳瑁,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不听其交易"是兼语句, "不听"应作"不允许"解。 (谢质彬 河北大学中文系 0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