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语言研究所成立五十年 本刊特约评论员 五十年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是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语言学进程 中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世纪之交回顾语言研究所五十年的历程,确实 可以看出这个专门的语言研究机构在推动我国现代语言学进程方面所起的重要 作用。由于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学科设置比较合理,研究项目计划性强,又有国 内各高等院校提供人才保障,五十年来语言所各方面的研究呈现整体推进的态 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过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以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标志, 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四十年代吕叔湘和王力的著作为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汉 语语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语言研究所在建所之初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开 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协助语文教育,促进社会语言的规范化。丁声树、吕 叔湘、李荣等撰写,1952-1953年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载的《语法讲话》, 以句法结构为纲,系统地阐述了汉语语法的构造规律,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其注重结构层次的理论意识和尊重汉语事实的务实精神,直接影响了六十年代 至八十年代汉语语法学界的学术作风。这以后,有陆志韦领导的汉语构词法研 究、连谓形式分析等理论探讨;有吕叔湘、范继淹、李临定的句型描写和词语 用法描写成果。吕叔湘开始于六十年代、完成于七十年代末期的《汉语语法分 析问题》是语法研究的全面总结,也是系统的理论思考,具有指导意义。《现 代汉语八百词》是语法研究和用法研究结合起来的典范。 近十几年来,理论意识的强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日益成熟,认知-功 能语法研究、篇章-语用研究等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已经跟世界语言学的前沿研 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本世纪上半叶,汉语语音的描写研究和实验研究都已 起步。语言研究所成立以后,这两方面的工作得以更加全面的展开。罗常培、 王均的《普通语音学纲要》和董少文的《语音常识》应用现代语音学的一般原 理,以汉语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事实为分析对象,科学地描写了 汉语语音的构造和规律。这是最早的汉语语音系统著作,也是汉语方言、少数 民族语言调查以及语音实验研究的基础性参照。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语言所的语音研究集中在汉语语音的实验研究上, 通过实验研究普通话语音的声学表现。吴宗济等完成于六十年代的《普通话发 音图谱》和《普通话语音实验录》对普通话的元音、辅音和声调进行了全面的 生理和声学分析。1978年语音研究室正式成立以后,对普通话的单元音分类、 二合元音、三合元音、卷舌元音、鼻韵尾音节、儿化音节、零声母现象、送气 音现象、辅音与元音相结合中的协调运动、两音节组中音节与音节结合中的共 振峰过渡,以及各语音单元之间的连接和分界等音段特性方面的现象,都描述 出了规律性的声学表现,同时,还对超音段特性的诸方面如声调的分布区问题、 声调协同发音问题、弱读音节和重读音节问题、连读变调和语调问题,进行了 声学分析和感知实验。普通话单音节规则合成系统是较早的成功实验。吴宗济、 林茂灿主编的《实验语音学概要》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语音实验的主要原理 和方法。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入自然口语和韵律的研究。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有两个主要的途径,一是侧重于书 面汉语的,一是侧重于白话文献的。语言研究所既有熟稔传统经典文献的一批 学者,又有白话语法研究的开拓者。五十年来,侧重于书面汉语史研究的以专 书语法研究为主要方法,计有殷墟甲骨刻辞语法研究、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左 传句法研究、左传虚词研究等。其中的一些专题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研究。 侧重于白话文献的研究曾经受重视不够,吕叔湘四十年代做了开创性的工 作。六十年代起,语言所的近代白话文献语法和词汇研究都已起步。七十年代 末期随着近代汉语研究室的成立,白话语法史的研究全面展开。其中吕叔湘和 江蓝生的近代汉语指代词研究,刘坚主持编纂的近代汉语读本和近代汉语语法 研究资料汇编,以及近代汉语断代语言词典、助词和语气词研究、敦煌变文语 法研究等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近代汉语研究。语言所的近代汉语学者既关注 虚词的用法,又关心句法结构,在方法上有较开阔的视界,凡所论及的语法现 象都从来源、历代使用情况、发展演变等方面描写,并开始注意与现代汉语方 言现象的比较,在描写的基础上对语法形式形成的原因尝试做出解释。 汉语历史语音研究 古音研究是本世纪上半叶取得重要进展的学科,主要 的成果集中在中古音方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也在这方面做了继往开来的工作, 并开始关注近代语音问题。李荣《切韵音系》、邵荣芬《切韵研究》以及若干 专题研究是对中古音研究的探索,也有对《中原音韵》以及元代以后的语音问 题的研究。 汉语方言研究 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本世纪上半叶已为 汉语学者所认识,赵元任、罗常培等学者开创了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汉语方言 研究。五十年代以后,方言研究的实用价值被放到了更重要的地位。语言研究 所成为汉语方言学的一支中坚力量。丁声树、李荣参与主持了"普通话语音研究 班",培养了一大批汉语方言专门人才。丁声树与李荣合作编写了作为认识方言 语音演变规律和方言语音结构规律的重要著作《汉语音韵讲义》《古今字音对 照手册》,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方言调查字表》是国内外学者调查汉语方言的 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们组织调查、编写的《昌黎方言志》标志着六十年代汉语 方言研究的水平。 1979年创刊的《方言》杂志,集中引导了关于连读变调、方言分区等问题 的深入讨论,极大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方言研究。与此同时,语言所的方言专 家们相继进行了几项重大的工程: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主持的《中国语言地 图集》(汉语方言部分)和《汉语方言大词典》对各方言的语音特点、区划依 据、词汇面貌做了全面的揭示;侯精一主持的《现代汉语方言音库》留下了珍 贵的40种重点汉语方言的有声资料。这些都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 工作。 计算语言学研究 语言研究所从1957年开始进行机器翻译研究,多年来设 计、试验过俄-汉、英-汉、法-汉、德-汉等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系统,产生较 好社会影响的系统有:59型俄汉机器翻译系统、ECMT_78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JFY系列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和GRA篇名英汉翻译系统。语言所几代机器翻译工作 者依靠语言学理论,结合计算技术,提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刘涌泉把 结构功能、结构层次和源语跟译语之间的对比差异这三项原则结合起来,提出 了中介成分分析法;刘倬则着眼于机器翻译中源语分析过程的动态性,提出了 以谓语为轴心、把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融合起来的句素分析法,以及个性规则 与共性规则相结合的分析生成策略。这两种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代表了国内 的主流研究方法。 汉语辞书编纂 我国的辞书编纂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以现代汉语为对象的 汉语辞书编纂任务,却是在五十年代中期,国务院以促进现代汉语词汇规范为 目的而提出来的。语言所为此成立了词典编辑室,先后由吕叔湘、丁声树主持 《现代汉语词典》编写工作。这是第一部以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为主,用 现代汉语训释的中型汉语词典,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起到了规 范作用。九十年代中期,面对社会用词的较大变化,词典编辑室对《现代汉语 词典》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删去了已不常用的词条或意义,增收、改写了大量 新出现的词语和意义,重新确立了适应新形势的规范地位。 语言研究所五十年间的各项研究,有些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数研究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五十年间,各个时 期面临的社会形势不同,理论背景不同,研究的侧重不断相应变化和调整。语 言所迎来五十年所庆之际,也正是世纪交替、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面临新技 术革命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促动和国际语言学日益加快的发展步伐,语言研 究所既有足够的自信,也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学科设置 还不尽合理;传统的研究领域有些方面正在出现断层,而新学科的兴起又对我 们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的研究手段还比较落后,研究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广, 视野不够开阔,与国际交流也不够;研究方法在某些学科上既与实际应用脱节, 更与理论前沿脱节,在发展态势上,还没有做到打通学科之间的隔阂,互补协 作。这种态势不仅不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也不足以面对语言教学和中文信息 处理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语言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加强语言学本体学科的研究, 注重语言的实地调查和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同时要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首先,要扎扎实实做好语言事实的调查、描写和数据库的建设。无论是现代汉 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方言,还是古代汉语的音韵、语法、词汇研究,尤其 是汉语辞书编纂工作,都迫切需要一个设计科学、分类合理的大规模语料库。 同时,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更加注重语言学科与相邻学科(如哲学、 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科学等)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事实描写和理论解释的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结合;汉语研究和少数民 族语言研究的结合;汉语标准语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研究的结合;语音、词汇、 句法、语义、语用研究的结合。 更新观念已是学科发展之必需。在现代汉语的句法、语义研究中应该更明 确地把汉语置于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内来考察,使汉语规律的描写体现出对普 通语言学理论的贡献价值;在研究对象上,不仅要关心书面语,还应更多地关 心生活口语的规律;要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语音研究跟句法、篇章的研究还 有广阔的结合地带。现代方言的研究在词汇、语法方面还比较薄弱,突破的关 键也在于理论观念的更新,应该在类型学的观念下加强方言间的对比研究。历 史语言学在单点研究的基础上,应该加强纵向演变规律的探讨,和横向与方言、 亲属语言、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在辞书编纂方面,应在词义训释的基础上加 强词语用法研究。语言学各个组成部分是有机的整体,有鉴于此,我们不仅要 尽力拓展、沟通和发展已有学科,还应尽力弥补个别欠缺的分支学科,如社会 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都是急需填补的空白。 语言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宽松、活泼的学术气氛。我们应该努力提倡学术批 评和学术争鸣;加强跟国内、国际语言学界的学术交流;开阔视野,继续加强 对国外语言理论的评介;改革不合理的管理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 条件。 语言学在人类文明史和学术发展史上始终是肩负着前沿使命的。在二十一 世纪到来的时候,语言研究所必须立足汉语实际,保持与国际语言学的同步发 展,关注社会现实,严谨求实,锐意进取,才能使语言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 建设服务,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服务,为我国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做 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