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所庆祝建所50周年 6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庆祝建所50周年,国家语委和部分高校、出版单位的 语言学工作者10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语言研究所成立50周年。 语言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成立的我国最早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50年来,语言所 承担了21项国家级重点课题,33项院级重点课题,先后获国家级重大奖项132项,获省部级 奖项12项,获专项奖项8项,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学术 论文。 李铁映院长在给沈家煊所长和语言所全体同志的贺信中说,语言所从成立和开展工作以来, 一直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指导,一些重大的成果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 《现代汉语词典》,就是直接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编纂而问世的。另一方面,语言研究所也积极 贯彻执行中央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民族语言政策、现代汉语规范化、汉字改 革、推广普通话等等,并作出了社会公认的重要贡献。50年来,语言所先后汇集了一批 出类拔萃的语言学研究人才,如罗常培、吕叔湘、丁声树、陆志韦、傅懋勣等著名学者。他们 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的人品风范,奠定了新中国语言学大厦的坚实基础,培养了新中国 语言学事业的后继人才,促进了国内外的语言学学术交流,使新中国语言学在国际学术界占有 重要的一席之地。此外,语言所还遵循了下列的研究方向,即:以研究汉语的历史和现状为主, 包括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研究并介绍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编纂汉语辞书; 开展语音分析、合成和识别以及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经过几代学者 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李铁映院长希望 语言所的领导和全体同志,在总结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他说, 我们现在身处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面临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阐释与 继承,到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可谓事 繁而时迫,任重而道远。因此,百尺竿头要更进一步,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奋发努力,多出成果, 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发展社会主义祖国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发展世界和中国的语言 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蓝生副院长作了题为《稳步迈进第二个50年》的讲话。她说,一个时代有一 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历史已经证明,前辈语言学家们是无愧于他们 的时代的,他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使我国的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的革命性转变。今天, 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好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研究这篇大文章,也是摆在我们语言所全体 同志面前的紧迫问题。她强调语言学研究要有理论意识,要加强理论研究。最后她希望语言 所的全体同人团结努力,在全国语言学界的支持帮助下,稳步迈进第二个50年,书写出新的 篇章。(全文本期另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所长在庆祝会上发表了题为《继往开来,推进我国语言学 的发展——语言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的讲话。他回顾了语言所50年的历史,分析了目前 国内外的形势,认为语言所应立足改革,继往开来,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 研究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加强语言学本体学科的基础研究,注重语言的实地调查和对语 言事实的描写,加强语言资料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要加强理论的思考,在理论和方法上 有所创新。此外,要打破隔阂,做好语言学科与相邻学科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结 合,事实描写和理论解释的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结合,汉语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研 究的结合,汉语标准语和汉语方言研究的结合。 吴宗济、王均、侯精一等50年代参加语言所工作的老同志,回忆建所初期的经历,追忆老一辈 学者为语言所培育的良好学风与文风,相信在今后将会发扬光大。本所刘祥柏博士代表语言所 年轻的一代发了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 大学、南开大学、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的同志应邀到会。胡明扬、陆俭明、曲德林、戴庆厦、马 庆株、陈宇清先后在会上发言。 台湾已故语言学家周法高先生的夫人及其女儿周世箴副教授专程到会祝贺,并赠送了周法高 先生的部分遗著。沈家煊所长代表语言所向周法高家属颁发了荣誉证书。 下午,戴庆厦教授、王宁教授、曹广顺副研究员、沈家煊研究员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庆祝会 由语言所副所长董琨主持,学术报告会由张国宪副所长主持。 (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