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不是吴语成分 汪化云 地藏堂贞二认为,《儒林外史》(卧本)中的有些"个"是吴语成分(见《中国语文》2000年 第1期)。但是,其赖以立论的4个例子有3个可能理解错了: (33)那所判"两日黄堂",便就是南昌府的个"昌"字。(第八回) (35)这是十两银子,你带回去送与牛相公的夫人牛奶奶,说他的丈夫现在芜湖甘露 庵内,寄个的信与他,不可有误。(第二十三回) (36)这银子是我家老爷带与牛奶奶盘缠的,说你家牛相公现在芜湖甘露庵内,寄个的信 与你,免得悬望。(第二十三回) 其中例(35)、(36)中的"的"也加了着重号,作者大概认为也是"受吴语的影响,与'个' 混用"的现象。其实,这两个"的"是"真实、实在"的意思,折合成普通话语音当念dí。 "的信"是一个词,意为"确实的消息"。与之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尚有"的音(真实 的消息)、的耗(确实的消息)"等,这些词连同"的信"都已收进了《汉语大词典》,这是 无须多说的。既然"的信"是一个词,那么完全应该将"个"视为量词,而不能认为是"相 当于指示词'这'"的"吴语成分"。其中例(35)、(36)中的"个",是处在动词后宾语中 心前的"一个"省略了"一"的形式,与普通话的用法完全相同,也与《儒林外史》(卧本) 中的一般用法完全一致。我们不妨将其与地藏堂贞二认为其"个"不表示指示的例子比较一下:  居士到成都寻着了尊大人,是必寄个信与贫僧,免的贫僧悬望。(第三十八回)例(35)的" 寄个的信与他"同这个例子中的"寄个信与贫僧"只有"的信"与"信"、"他"与"贫僧 "的用词差异,其语法结构是完全一致的。至于例(33),当是量词"个"前省略了指示词" 这"。量词前省略"一"或指示词的现象,在今江淮官话黄孝片仍然存在,可参看汪化云《黄 州方言量词的单用》一文(《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可见,上述三例中加着重号的" 个"不是吴语的指示词。剩下的一个孤证(例(34)"可以随手乱做个")难以成立,或为手民之误 也未可知。 (汪化云 湖北黄冈师院中文系 4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