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台北召开  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于2000年12月27-30日在台北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台湾世 界华语文教育学会主办。来自日本、法国、美国、葡萄牙、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以 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3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上宣读的论 文共有143篇。论文主题涵盖了华语文研究与教学的诸多领域,主要有:一、语文研究方面 ,如华语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研究,华语与外国语的对比分析,华语 与方言的对比分析,两岸语文的比较研究;二、教学应用方面,如华语文教材、教学法、课 程设计及师资培训的探讨,多媒体、电脑科技在华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华语文能力的评估与 研究,文化与语文教学的互动,华语学习过程研究;三、华文学校教学工作方面,如教材、 教学法及课程设计的介绍,师资培训方法的介绍等。 研讨会上,还专门举行了"语言政策与华语文教学"、"网络时代的华语文教学"、"中文 标音问题"、"乡土语言教学"四场座谈会。(鲁通 华东)  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目录选(姓名、内容自由排列,不分先后) 陆俭明 现代汉语里的"否定是非问句"及其答话 曹逢甫 华语虚词的研究与教学--以"呢"为例 王连清 汉语的类词 赵金铭 汉语差比句的南北差异及其历史嬗变 苏芳仪 美国中文学校师资培训课程 傅健雄 香港在职语文教师学习普通话情意初探 邓立立 连贯形式于汉语口语里的使用 施仲谋 普通话教材发展探索 马 真 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值得 注意的问题 古川裕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两个功能系统--表疑句式和提问句式 蔺 荪 多媒体汉字综合学习--书写、字典、开放系统 齐沪扬 与"把+O+V+L"句式中V后成分脱落相关的一些问题 何宝璋 美国大学华裔子女汉语课程教学探讨 白乐桑 汉语教学与滚雪球规律--"说文解词"教学工具书的编写 屈承熹 认知功能语法与华语教学--原型、像似性、连绵性等概念在语法教学上 的应用 石 锋 田美华 汉语语音的可见操作系统 易洪川 汉字的表意属性研究 史 湄 朗读中外来音译词的语音变异现象 唐宜杰 汉语标准语的一字多音现象与标准语的制定 徐家祯 关于编写适合海外学生使用的基础汉语课本的构想和实践 马盛静恒 高年级中文教材的编制及教学法 周 刚 汉、英、日语连词语序对比及语言类型学意义 陈谦臣 对日本学生华语教学的问题初探 孟子敏 日语学生的华语语音偏误成因及教学对策 谢慧莺 澳洲大学生初级汉语声调习得探索 张德鑫 字母词语是汉语词汇吗 邓守信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句法现象 郑懿德 试析"是不是"句式 竺家宁 台湾校园新词的发展和对教学的影响 信世昌 "断句分词"的阅读策略训练--文句认读的教程发展与实践 梁利利 普通话词语的表达色彩--香港普通话词汇教学中的一个思考 黎宜浩 史西伦 中文三年级网络练习之制作 郑定欧 说"貌"--以广州话为例 连金发 华语名词前形容词的语义探索 毕永娥 几个华语手部词汇中的语义延伸与词类转变 姚荣松 析当代流行语中的成语解构现象 李英哲 从语义新视野分析国语重叠现象和台语对它的影响 李延风 美国中文教学网站之分类评估 汤廷池 华语动词的音节数目与句法表现 渡边丽玲 代名词"自己"、"人家"、"别人"的语用考察 周 健 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 柯华葳 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测验 林华东 幽默语言的几种实现方式 侯精一 黄河流域的汉语方言 黄沛荣 由两岸语文差异谈海外华语文教学 吴英成 华语词典应用与编撰的落差 王培光 写作语感的研究 林庆熏力 黄凯筠  对外华语教学"注音符号"教材的编写 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001年3月24-25日在苏州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市语文学会、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和苏州大学(中文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举办。会议主席为许宝华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和姚德怀(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会长)。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海内外学者110人,宣读论文80篇。论文涉及吴语的各个方面,有记录地 点方言的语音、词汇的,也有用实验方法讨论问题的,有讨论语法现象、方言历史的,也有 涉及吴语和相邻方言的边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值得注意的有:(1)语法论文近二十 篇,占相当高的比例。(2)实验语音学的论文数量突出,成果也值得重视。(3)讨论方言历 史的论文涉及许多方面。(4)关于吴语和相邻方言的关系,也是这次研讨会的一个焦点。 (石汝杰) 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题目(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 曹晓燕 无锡方言单音词汇释 曹志耘 老吴语和新吴语 陈红霞 丹阳(行宫)方言的语音系统 崔山佳 宁波方言词语考源(之一) 大西博子 上海话的"拿"字句 戴昭铭 天台话的否定词和否定表达方式 丁邦新 一百年前的苏州话 方松熹 义乌方言的特点 冯颖雅 A Phonetic Analysis of Nasals and Nasalization in Shanghai Dialect (上海话中鼻音的语音研究) 傅国通 浙中吴语帮端母读音问题综述 顾 黔 通泰方言与吴语的边界及其相关问题 顾士熙 崇明话的否定词 郭 骏 溧水方言"佬"字考察--兼论"佬"与"则"、"的"、"格"、"夹"的分布 郭宗俊 "宜兴(张渚)方言词汇"补遗 贺建国 常州方言连读变调研究 胡 方 Syntax in Ningbo Tone Sandhi on Function Words(宁波方言功能词变调 的句法限制) 胡建华、潘海华、李宝伦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of Topics and Sub_Topics in Mandarin and Ningbo Dialects(宁波话与普通话中话题与次话题的句法位置)  胡明扬 相当于普通话"在那里"的"辣海/勒海"等的语法化及其他 加纳巧 上海话里的续指代词"伊" 金丽藻 常州话中的语助词"到则" 李葆嘉 论汉语方言的民系本质和演变分区 李蕙心 A Phonetic Study of Syllable Reduplication in Shanghai Dialect (上海重叠音节的语音研究) 李如龙 吴语闽语的"女、许、驶、母"及其他--读潘悟云新作《三等读入二等 的语音特征词》有感 李小凡 也谈吴语变调和北京话轻声的关系 刘丹青 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 刘俐李 苏州铁路窗口用语的吴语变异 刘民钢 上海方言浊声母的再研究 刘思乐 A Phonetic Analysis of Qingsheng in Suzhou Dialect(苏州话轻声 的语音研究) 刘祥柏 徽州方言全浊字今读与吴语的关系 卢今元 通东话、金沙话与南通话的比较 孟守介 诸暨话小称、亲属称谓变调 倪永明 江阴方音百年流变 潘悟云 吴语否定词考源 平田昌司 徽州休宁话的"个"和"仂"(附录:语料《卖油郎独占花魁女》) 平田直子 北部吴语知章组的语音演变--假摄开口三等章组字 平悦铃 上海、温州两地声调曲线函数对比研究 钱乃荣 苏州方言的语气助词 钱曾怡 嵊县长乐话的一二等群母字 秋谷裕幸 吴语的深臻摄开口三等字和曾梗摄开口三四等字 盛金标、孙锐欣 汉语方言的计算机辅助处理 石 锋 苏州话的元音格局 石汝杰 关于冯梦龙《山歌》的校注 史皓元 (Richard VanNess Simmons) Questions of History and Diversity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Wu and Mandarin Dialects:Assessing Language Change and Influence across Space and Time(吴语跟官话方言分区所涉及的多元性和历史问题:怎样衡量跨 时空的语言变化) 侍建国 义乌话的[n]尾韵及其音变 苏向红 说说湖州方言中的"百坦" 汤志祥 现代上海话音系的重新表述以及拼音方案 陶国良 通州方言概况与金沙话 陶 寰 吴语一等韵带介音研究--以侯韵为例 汪 平 《苏州方言词典》补遗 汪维辉 宁波方言词语札记三则 王福堂 绍兴方言中的两种述语重叠式 王建军 丹阳方言三字格构词论 王维周 "《孽债》现象"和语言立法 翁寿元 《山歌》方言词语汇释 谢自立 二十年来苏州方言研究情况综览 徐 波 舟山群岛岛名的文化观照 徐 蓉 昆曲方言初探 徐铁生 通东方言与金沙方言归属刍议--兼论两种方言的形成及其与南通方言的关系 徐 越 浙北吴语里的"霍" 徐云扬 Tone_Syntax Connection in Shanghai Dialect(上海话声调与句法的关系) 岩田礼 从类型学及地理学的角度看吴语的词声调 颜逸明 蒋冰冰 江苏方言研究的世纪硕果--评《江苏省志·方言志》 杨 蓓 吴语五地词汇相关度的计量研究 叶 翔 无锡方言加强程度的表达方式 叶祥苓 金坛方言百年来的变化 游汝杰 (1)吴语地理在历史上的演变(2)蒙哥马利《温州方言入门》研究 余志鸿 上海话的后置词及其类型学价值 俞允海 南太湖流域中的多种语言接触现象--多种语言接触现象之安吉语音篇 俞志强 Optimization of Wu Dialect Classification(《吴方言分类的优化》) 袁毓林 苏州话人称代词构拟中的时间差--读陈忠敏《论苏州话人称代词的语源》献疑 张惠英 从吴语"官"表示孩子说起 张家茂 苏州木渎农村音系记略 赵日新 徽语跟周边方言的关系--兼谈徽语的性质和归属  赵则玲 金华官话初探 郑文华 江山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 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中语词的修辞变式 周志锋 吴方言与明清白话著作语言研究刍议 左思民 上海话中时态助词"仔"的语法意义 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召开  2000年10月26-29日,由厦门大学主办,香港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协办的第 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3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来自各高校及研 究所的30多位博士生、硕 士生列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1.词汇的比较研究;2.词汇单位和熟语研究;3.词 汇研究与辞书编纂。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从理论和应用、宏观和微观、概括和具体等不 同方面对词汇学研究进行了探讨,表现出词汇对比研究、计量研究及词汇与词典研究结合的 特点,反映了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显示出今后一段时期内词汇研究的发展动向。 (余桂林)